《葬书》解说
2016-03-10 10:43:23   来源:转载   评论:0 点击:

葬者乘生气也。 沂水易士注译:所谓生气,就是生旺之气、吉气。这句话显示开宗明义就把《葬书》的写作原理讲了出来。所谓,葬,就是乘生气而葬。生气就是眼看不见、手摸不
《葬书》解说
网上转载文章后承者慎鉴
      内 篇
葬者乘生气也。
沂水易士注译:所谓生气,就是生旺之气、吉气。这句话显示开宗明义就把《葬书》的写作原理讲了出来。所谓,葬,就是乘生气而葬。生气就是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一种特殊物质而形成的能量场,而且是一种吉利的能量场,人们把自己的亲人葬在这个场内就能够得到吉利的效应,产生良好的结果。具体如何葬就能产生好的、吉利的结果呢?这就是本书所说的内容。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沂水易士注译:五气,就是五行之气,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气。它在地中流行不息,但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具有生发作用,能够使地中的土壤生长出植物来(万物)。我所说的生气行乎地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的朋友可能会发生凝问?古人不是有很多关于望气的论述吗?是的,但是,古人所说望气说是指望有形的气。不是这里所说的生气,那是通过望有形之气来判断地中之生气是否有没有,吉凶如何?
“发而生乎万物。”这就是说明了只有在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才有生气聚存,否则在一毛不长的地方是不会有生气存在的。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从自己的母体内出生出来是得体与父母,而父母去世后葬在了好的地方,他们的尸骨就会得到吉利之气,那么,父母遗留下来的活人(他们的儿女们)也会得到荫佑包庇。也就会得到吉祥。福祉!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所以说,气行乎地中,对于已下葬的先人的尸骨进行感应,好的地气对尸骨就会有吉利的感应,反过来凶的地气对尸骨就会有凶的感应,人们把自己的先人葬于吉利得吉地里,通过先人对吉利地气的感应而使我们这些后人得倒福祉,就是这句话的含义。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相传汉朝武帝时代,胡闻朝中的铜钟嗡嗡直响,武帝就问当时的大臣东方朔是什么原因?朔答曰:西方的铜山崩裂了。果然过了几天西方有奏折来报,铜山崩裂了,推其时间正是铜钟响的那一天。
就像树木花草在春天开始茂盛一样,这时的栗子在屋里也会发芽。这一句主要是形象的说明了“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的道理。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沂水易士注译::“盖生者气之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实际上是气的凝聚,从而凝结成尸骨,人死了以后其身上的肉就逐渐腐烂了,而独留下来的就是他的尸骨,作为后人来葬先人,实际上就是把先人葬在好地方,然后通过场的作用使地中的生气入骨,再通过尸骨对他自己的后人发生作用,葬到吉地使后人得倒福祉,葬到凶地使后人得倒灾祸,这就是以荫所生之法也。以下,就这个问题我在说一下。
单纯的生气是没用吉凶可言的,但是,它在地中流行,流行到不同的地点,遇到不同的土壤,遇到地上面不同的地表结构(就是山水形势峦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会使地中流行之气产生变化,形成形形色色的有吉有凶的地点(地址),如果把先人葬到吉利的地方,先人的尸骨就会与地中之气(场)发生作用,形成变化,构成一个新的场源,向外发出能量,成为一个新的能量场,这些能量只能对其后人起作用,对其他无关系的人不会起到作用。但是,这个场形成的能量是很复杂的,有吉有凶,有的对大儿子吉利,有的对小儿子吉利等等。这就要根据葬者四周的山水峦头情况和所到元运、流年、流月等情况来判断他们后代之吉凶。这就是反起入骨的作用。
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沂水易士注译:丘垅就是指的山脉,冈阜就是指的平原地中突起的地脉之脊,用这些地形来形容地气所到之处。实际上即是形容地气的流行。下面接着引述葬经之说。“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形象的说明了气虽然无时无刻不在地中流行,但他流行的一个大原则就是乘着风而散去,遇到水而停留。所以,我们的古人为了葬亲选择好地的方法就是使被选择的这块地具有使气聚之而不散,在地中流行而能够停止。因此,这样的理论学说就叫做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土,藏风次之。
沂水易士注译:那么风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选择风水宝地的时候要注意:就是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句话明显说的是在选择地形的时候首先是要选好水,然后再选山峦。这是选择龙穴的第一要旨!
经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
沂水易士注译:这里指的外气是江河湖水。就是说气在地中流行,如果遇到江河湖水的阻拦,地气就会停止向前流行而停下来。也是行止气蓄!
盖言此也。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沂水易士注译:为什么这么说呢?流行之盛气,虽然形成了山势地脉还是要向前流行,但是那些边缘零散之气还是有停住下来而不向前流行的,平阳流行之气虽然是零散的,但是那些较深的也有聚会下来的。所以,故藏于涸燥者宜深,也就是说涸燥的地方气聚而深。藏于坦夷者气浮地面宜浅。但是不论是龙首之葬,龙腰落之葬,还是平阳(洋)之葬,只要是龙穴,就会有江、河、湖、泊之水横栏。正所谓外气横行,内气止生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形,物因以生。
沂水易士注译:五行之气行于地中各有其阴阳二气,比如金气有阴阳二气两种,其它的木气、水气、火气、土气也分别都有阴阳二气两种。所以说阴阳二气是包含着天地间的所有之气。也包括水蒸气。因此,它上升化为风,升到天空中就形成云彩,然后再降落到地下来就形成为雨。所以土就是气的体,只要有土就会有气,在没有土的地方是没有生气的。气是水的母亲,有气才会有水。“经曰:土形气形,物因以生。”经书上说:有土、有气、有水这样树木草花才能因此而生长。所以,要找水源,必须要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去打水井才会打出水来。
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沂水易士注译:气在地中流行,是以据地脉的形势来流行的,山有山脉;平地有地脉(地脊),地气的流行是以据山脉或者地脉的形势来向前流行的。如果山脉或者地脉在向前行走,它的走势逐渐缓慢,跌落产生了势止形蓄的地点,这个地点就有气停蓄了,也就是气聚之地。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沂水易士注译:接上段而说:地的行走形势是以地脉(地脊)来观察的,山的行走形势是看它的具体的山脉形状,也就是他的山体(体中的石头)来观察它的行走形势的。它们在行走中委委宛宛或者向东西行走,或者向南北行走,只有到了势止形蓄的地方才会入首停住,这里才有可能有气聚。从远的、大的方面来看山脉就是势,千尺为势么?从近的、小的方面来看也就是入首之处来看就是形,百尺为形么?从远处来看山脉的走向是向前走来,到了入首之处,形的地方就停住不向前行走了,就称为势来形止,形止气蓄,就可以看作全气(当然还要具有其他条件),这样的全气之地,可以葬在山脉穴星停住的地方。以后还介绍了一些葬法要综合看看而用之。
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沂水易士注译:山脉向前的行走的走势多种多样,只有那些弯弯转转,像宝成铁路那样有时弯转回复,回环重复的活龙活现的山脉才是好的地气随之向前行走。当它入首结穴行止气蓄的时候则会产生非常美观的形状。就好象盘踞在那里等候其它事物的到来一样。又好像一个人双臂环抱,抱有一抱东西的样子。也好像要向前进但又止住,又好像要止住而又很深沉样子。来了就止住、止住而要聚气,阴阳冲和,这样就会形成土高水深,地表面生长的植物郁郁葱葱,茂盛无比,看上去真是贵若千乘(就像一千多人簇拥着的官人的车子一样尊贵;也想像堆有万两黄金一样富裕!引文经曰:形止气蓄,而生成万物,像这样的地才算是上地(大地,好地,龙穴之地)。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日: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段说的是平原之地。地要平整,只有平整之地才好观其所支,高低不平的地是不好观地脉的走向的。当地平夷的时候才容易观看地脉行走的动向。所以平夷广阔的地中如果隐隐约约有地的地脉(地脊)出现,这样的地就是贵地、好地、大地。支龙(地脉)如果在地中形见(地中发现了地脉,也即是地脊)那么地中流行之气也是随着地脉而开始流行的。如果支龙行走结束而终,那么行走的地气就像时钟那样在地中鼓起有一个大气泡(形容就像通常所说的乳突)。所以,观看支龙的方法是隐隐隆隆,真是微妙玄通,只有这样观看出来的大地才会是吉在其中的。以下又引经曰: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支龙如果有止气,其前面必然有河水相拦截。如果势顺而形动,就是说较远的地方是顺势而来的,而较近的地方也就是形动而活泼泼的,而且往来回复,有始有终,葬在这里才会永吉无凶的。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乘者其来。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 祸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呼吸中,言应速也。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章节开头就是讲的山来势险峻,但是如果是群山聚会的地方可以在这里葬亲。葬的时候要乘着生气所来的地方,审看一下生气所散去,废弃了的地方不能葬,要选择生气旺相之地来葬亲。而所要避免的是它对人们有害(即凶地)的地方葬亲。如果葬好了就得到福气,如果葬在不好的地方也就会得到祸事,而且祸福不旋日(很快)就会发生,应期很速也。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而消已福。
沂水易士注译:接上节说那些是地气很坏的山呢?这样的山是不可葬的。
第一种: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地气的存在流行是因为地中有生气而地面生长万物,如果一座山里连草木都不生长这样的地根本就没有生气。这样的山叫做童山(没有长成熟的山),所以,这样的童山是不可葬也!
第二种: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其实随着山脉也就是山形而流行而来,而过路的山拦腰跌断没有聚气,是山脉的中断,所以,这样的山是不可葬的。
第三种: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的流行是靠土来流行的,而石头山一点土也没有,这样就没有生气可寻,因此,而不可葬也!
第四种: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的流行是因为山的形势而停止聚气,才可葬。但是过路之山没有停聚的意思,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聚气的,所以,过山是不可葬的。
第五种: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众所周知,玄武垂头、龙虎抱卫,朱雀翔舞才又可能结穴,但是独山一座是不可能形成这种情况的。因此,独山不可葬也!、
这一段最后还是引经而结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而消已福。
这五害之山葬后会把以前的福禄消去,而且还会产生新的祸灾。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众山朝揖,万水翕聚,若怀万善而洁齐。若口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沂水易士注译:上好的地、它的山脉行龙若伏若连,起伏、弯转、连绵不断,远看它的来源就好像从天上来的一样,像水中的水波一样起伏游荡,也好像万马奔驰一样,看它的来势就好象奔腾一样,但是到了入首处、停止的地方,就是穴星就好象一具尸体一样噶然而止。穴星周围众山朝揖(很多像人一样对穴山朝揖有情),又有好多水(河水、溪水等)来这里朝着穴山溪合聚会,来对穴山环抱有情,就好象一个人身具万颗善良的心而自身保持清洁齐美,没有丝毫的私、恶之心。样子就好像一个人鼓起嘴来那样含有生气伏藏在里头。也好像一个风袋(古代用来向火炉里吹风的布袋子,看古装电视剧中炼铁的场面就会看到)一样怀着饱满之气,又好像一个大缸盛满稻谷一样使人欣悦无比。
就像天上飞动的龙一样,弯弯曲曲,飞腾而起、盘旋而定。像飞禽一样趴在地下(就像老母鸡下蛋时的形状一样),也好像猛兽蹲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的样子。就好象古代的享有一万辆马车的富贵之人一样尊贵。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朝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沂水易士注译:天光发新、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之光照耀在大地上就会形成好的风水宝地,在天一星、在地一穴,要观天找穴,所找的穴星又具有以下形势。1、就像江河溪水都朝向大江河流入大海那样情义无价。2、又好像众星围着北极星一样旋转有情,3、穴星之左右龙虎相抱卫,葬穴与众山相互有情相迎。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都来有情有义的朝拱穴位,而且童山、断山、石山、过山、独山这五种情况没有,不来侵害穴位。如果这一些都具备了,但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具备,这样的穴位就是次一等的穴位了。
 
               外                      篇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沂水易士注译:内篇一开头就说了群山相聚,也就是所说的重冈叠阜,这里的重冈叠阜是指的平原地中的地脊重重而多;群垅众支,这里就是指的群山连绵,山头众多,这两种地势不论哪一种都要选其里面特殊一地,支龙需看形状是美有不美,地表生长的草木茂盛与不茂盛,选其茂盛、选其美者葬之。山垅之地都是大的山头就要选它里面最小的一个来葬,此地都是小小的山头,但是,独有一峰高大俊秀,那么就选这一高大俊秀的一峰葬亲。如果到一地方虽然有群山林立,但是他们这些山峰之间大小参差不齐,它们之间又是同相和相背而立,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没有秀丽有情美好之感,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葬的。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支葬其颠,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足。形气不经,气脱如逐。
沂水易士注译:支垅(地脊)在地中俯伏行走,山垅在地面上高峙而立这是它们不相同的区别。支龙入首的地方(前面)平平如伸出来的手掌,因此支龙葬在行龙入首处较高的地方。而山垅则要葬在行龙入首处的山麓里。
“卜支如首,卜垅如足。”就是说平原之葬,就好像葬在支龙的头上,山垅之葬要葬在山麓里,好象是在龙足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产生形势不合的情况,那么,这样的话就不能藏风聚气,是凶葬。气脱如逐吗?
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候虏有间。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阙,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沂水易士注译:所以,人之下葬之方法是很难得啊!支龙与山龙得分辨是很难区别的,真是看得炫目惑心,吉与凶,祸与福的差别就像王侯与战俘一样差别是很大的。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乘金就是看来龙(金者,石也,山也),相水就是看有生气开始的地方所来的水流(随山而来的涧水),穴土就是看看穴中的土是否合乎五土四备等条件,印木就是所里坐向,印木就是棺材吗?就是看看棺材的位置和方向吗?
“外藏八风,内秘五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外来说要藏风聚气,不要被恶风侵蚀;内秘五行,就是指对内来说就是说的穴土、印木合不合五行相生相克之造化,达到最佳效果。
“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所以说,一个龙穴的形成与发现是很不容易的。要天光下临(同天光发新),还要具备大地行龙的德行,满载大地中流行的生气,形止气蓄,藏风聚气,这样才能做到阴阳冲和,还要具有五土四备的穴土。要做到这些就得靠我们这些人的“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阙,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了。
要靠有一双很好的眼目,要具有深厚的功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完整的地方要选择,有缺陷的地方要避讳,要是所选的穴位不很满意,也可以进行人工的修正,需要高的地方如果矮了就可以在这里增加它的高度,需要矮的地方这里如果高了,就可以将它整理的矮一些。这样就会补缺一下自然之穴的不足之处。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讲的行龙来势。向远处看来垅之势就好象万马奔腾一样自天上而下来;而形呢?从近处来看,行龙入首处有像负扆(屏风)一样挡住穴后的怀风来侵袭,并且兴隆在这里嘎然而止,形止气蓄,这样要葬在它的行龙入首的止蓄处最好。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兵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胁,朝穴暮哭。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讲的龙首之葬。前一段讲过支葬其颠,垅葬其麓,是指得穴星入首前有明堂,后有鬼乐之山所托,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堂局开阔,罗城严密,水口关严,这样就适合龙麓之葬。但是遇到行龙入首处龙势已止,但是入首处形还没有彻底入首驯府,但是这时候前面有涧水阻栏,后有山岗,这时候可以葬在龙头上。但是,也要注意龙头之藏、葬到鼻子之处可以得到吉昌,葬到龙角、龙的眼上就会导致全家人灭亡,葬到耳朵眼里可以贵至侯王。葬到龙的嘴唇上就会导致家里人死亡或者受的兵乱之害。葬到龙的肚脐部位,如果这里的土很深,也号为龙的腹部,下葬以后必有后福。如果不管不顾的乱葬一通,伤了龙的胸肋,那么,就会导致早上下葬埋了人,到晚上家里会有再死亡得人而哭他们。这里是形容是很凶的凶葬。
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
沂水易士注译:所谓外气,这里是指的四周的山水峦头形势而言,它们能使堂局严密,开窝结穴,藏风聚气。过水也可以把来龙止住使之形止气蓄从而结穴。
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余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段还是形容千尺来势宛宛委委屈屈而来,到了入首之处形止气蓄,就像宛顿休息一样,但是,如果没有聚内气的山水峦头使内气散余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夫噫气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陋之穴,败椁之藏也。
沂水易士注译:所谓噫气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空气(风、是说学周围不严密而漏风),空气能把地中的生气吹散了,必须有龙、虎山才能来护穴才行。如果看上去好像叠叠中阜,但是,左边空而又是右边有缺陷,这样就会造成地中的生气被风吹散。像这样的穴位就像经上说的“腾陋之穴,败椁之藏也。”。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用五色。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讲的穴土,开金井后挖出来的穴土构造要细腻但是要有坚韧的韧性,割下去就像裁肪切玉一样光泽嫩滑,具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当然前面说的五土四备也可以)。
夫干如聚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沂水易士注译:如果穴中的土干得像发了霉而聚到一快去的谷粒,湿了就像臭肉,这样的水泉沙砾,都是凶穴凶宅。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 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 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说的四兽:后面的玄武山要像人把头垂下来一样,低着头恭迎主人的到来。前面的朱雀山要像朱雀在给主人飞翔起舞一样对主人回顾有情,左边的青龙山要蜿蜿蜒蜒对穴环抱有情,右边的白虎要像被人们驯服了一样俯首帖耳,只有这样才是吉藏。如果形势与这样子相反,下葬以后就会造成家里人死财破。所以,右边的白虎山就像一只老虎蹲在那里一样,就是衔尸;左边的龙山如果不蜿蜒而是四只龙脚撑起,抬头昂首盘踞于此那就会嫉主;后面的玄武山如果不是垂头而是昂首怒目就叫做拒尸,前面的朱雀山如果不是在翔舞,而是离主人飞走而腾去,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凶葬了。
夫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沂水易士注译:如果以支龙来作龙虎的时候(平阳学),它的来与止要看他在第中形成的支脉(地脊),要像肘臂一样对穴形成环抱有情之象。
以水为朱雀者衰亡系乎形应,忌乎湍急,谓之悲泣。
沂水易士注译:如果穴前有河水关栏,止住来龙而形止气蓄,那么,这样就是把水看作前朱雀,它的衰旺要看它的形状与源头来决定。但是,不论形状如何都不能水流的过激,这样会发出滋滋的响声就像在哭泣一样,所以,就是悲哭。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其相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经曰:山来水回,贵寿而财。山囚水流,虏王灭候。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讲得水之旺衰形状形应。朱雀河水,起源于生气突起的地方,也就是水流的发源地,与生气的发源地是相同的,在山发源形成突起的地方,也就是祖山(或者是山的分支处)。随着山势顺着山沟向山下流来还没有与其它之水交合之时,这时候水还处于末盛的状态,一山生两水,在行龙入首结穴处两水交汇形成一水,这是就会增大水的流量,形成大的潮水,如果是几条水汇聚,这样水才处于大旺的状态,随着水的漫延,水面逐渐扩大形成了沼泽湖泊之地,这样的水就标志着将要衰弱了。随后又来顺地势而从水口流去,所谓囚者沼泽湖泊也,所谓流者,出水口也。如果遇到水流往返不绝,弯弯曲曲,或者是处处有折拐往返,有潴聚之湖、汪之水而后又泄流而流出出水口,洋洋悠悠的,对主人相顾而流,不是反弓无情,这样看去看不见水的源头(来源也叫来水口),也看不到水流去的地方(出水口),经曰:山来水回,葬后后人会贵寿而发财。如果是看到山被囚住,水又不停住、直泄或者反弓无情的流去,葬后则大凶,本来是王侯之家,结果王也被虏去,侯爵也被虏去而被处死,得到这样的后果当然是大凶之藏了。
                 
                杂  篇
 
沂水易士曰:杂篇是从理气的角度来说的。也有人也怀疑不是郭璞所作,我们不去管这些,我们只是来研究知识和学问。前四节还是强调形的,但是与前面的角度不一样,请大家多多注意一下。第五、六两节是形气兼备的。
郭先师在这一篇里把势、形、方讲的非常精彩。
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障,千乘之葬。 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亡家国。势如矛戈,兵死形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沂水易士注译:寻龙点穴看势最难,形比起势来要容易得多了,那么,葬穴的方位就比较容易可循了。以下是举的几种山势的情况说明如下。
第一种:“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山势行龙的来势就像万匹马一样从天上奔跑下来,这样的龙穴葬后可以出王爷。
第二种:“势如巨浪,重岭叠障,千乘之葬。”来势如果像长江的巨浪一样波涛滚滚而来,重岭叠嶂,这样的山势葬后可以出具有上千乘马车的富贵之人。
第三种:“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 。山脉行龙就像天上将要降落的降龙一样起伏博换有序,而且会看到有水来缠绕,有云彩盘桓在山间,葬在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富贵到三公(古时的大官)之高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副总理之位。
第四种:“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 。行龙来势像好多重(层)美丽的房屋一样,并且植物繁茂,花草树木都生长的有秩有序,葬在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辅助圣君开府建国。形容是大贵之地。
第五种:“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亡家国” 。来龙形势像受惊吓得蛇一样弯弯斜斜胡乱窜跑,葬到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有国灭国、有家破家。
第六种:“势如矛戈,兵死形囚” 。山龙的来势就像一只长枪一样身直气硬直冲,并且头尖无缓,葬到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遇到被当兵的弄死,或者是他的后人就会因当兵而入狱被囚。
第七种:“势如流水,生人皆鬼”来脉的山势就像流水那样毫无生气没有起伏波浪,葬在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一个一个的死去 。
形如负峙,有龙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曲,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岭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错乱。形如乱衣,荡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绝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儧。形如仰刀,凶祸伏逃。
这一节是谈穴后穴星入首之山较近的形状的。也分以下几种来谈。
第一种:“形如负峙,有龙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 穴后就像有一屏风那样对穴来环抱有情,使之形止气蓄、藏风聚气,葬到这样的地方其后人则会有当王侯的。
第二种:“形如燕巢,法葬其曲,胙土分茅” 。穴后的入首之穴星就像燕子窝一样,如果葬在它凹曲的地方,其后人就会发财。“胙土分茅”吗?
第三种:“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 。侧垒是军事上的一种防御工室,形状就像日本鬼子的碉堡一样,但是它的外围是圆形的。上盖也是半球面形的。
第四种:“形如覆釜,其岭可富” 。如果穴星的形状就像合下的铜锅一样,葬到龙头的恰当地方其后人可致富。但是也必须具备前涧后岗。
第五种:“形如植冠,永昌且欢” 。来龙的形就像很好看的树冠一样,葬到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就会永远的欢乐昌盛。
第六种:“形如投算,百事错乱” 。如果来龙的形就像扔出去的一把乱筷子一样散乱无章,他的后人就会不论做什么事都会错错乱乱的不成体统。
第七种:“形如乱衣,荡女淫妻” 。行龙来的形就像一堆乱衣服一样乱八糟的葬到这样的地方其后代就会出现荡女淫妻的后果。
第八种:“形如灰囊,灾舍焚仓” 。行龙来的形状就像灰色的破破烂烂的布囊(布袋)一样,透气漏风的,葬在这样的地方其后代就会使他家的居住的房屋被大火烧掉。
第九种:“形如覆舟,女病男囚” 。行龙来的形状就像翻过来的小舟船一样,葬在这样的地方,他的后人女人会生病,男人会被捕入狱。
第十种:“形如横几,子绝孙死” 。行龙来的形状就像横放着的茶几子一样,硬直难当,葬在这样的地方其后人就会断子绝孙。
第十一:“形如卧剑,诛夷逼儧” 。行龙来的形状就像卧着的利剑一样毫无灵动之生气,葬在这里他的后人会出犯上作乱之人,后果会满门抄斩,全家被殊灭。
第十二:“形如仰刀,凶祸伏逃” 。来龙入首穴星的形装像放在地下仰着的一把刀一样,葬到这里就会使其后人难逃凶祸。
牛卧马驰,蛮舞凤飞。媵蛇委蛇。鼋鼍鱼鳖,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类百动,葬者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夫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吉形凶,百[缺](沂水易士添:福希)一,势凶形吉,祸不旋日。
沂水易士注译:入首之山有的像老黄牛一样趴在地上,有的像马向前奔驰一样,有的像蛮鸟翩翩起舞一样,有的像凤凰在头顶盘旋飞翔一样。也有的像蛇一样,如果有的像鼋、鼍、鱼、鳖一样的山怎麽区别呢?就是看水来区别,以水别之吗?
像卧牛的山葬后其后人可发福,葬在凤凰形状的山其后人可以发贵,葬在像蛇一样委蛇乱动的地方其后人必会发生凶恶的危险。
如果到一个地方,发现山形形状百端,飞动不停这样的地方也不可葬。
势与形顺的地方是吉利的,逆的时候是凶恶的,如果遇到势吉而其形是凶的则还有百富留一的希望,如果是山的势是凶的而形还可以,这样的话不要下葬,葬后则祸不旋日,发凶是很快的。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寅申巳亥,四势也;震离坎兑乾坤艮巽,八方也。是故四势之山,生八方之龙,四势行龙,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庆荣贵。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远迩。
沂水易士注译:这里讲的四势得“势”字与前所说得势字其含义不尽相同。这里所说得势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的山势得势字,另一个是指的寅申巳亥这四个方位。地有四势是指从寅申巳亥这四个方位来的山势。气从八方是指从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方
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葬坤者,势欲连辰而不倾,形欲广厚而长平.葬艮者势欲委蛇而顺,形欲高峙而峻.葬巽者,势欲峻而秀,形欲锐而雄。葬震者势欲缓而起,形欲聳而峨。葬离者,势欲驰而窮,形欲起而崇。葬兑者,势欲天来而坡垂,形欲方广而平夷。葬坎者,势欲曲折而长,形欲秀直而昂。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节主要是介绍了理气的问题,一下就分别谈谈。
1、“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 。如果行龙来势起伏连绵不断而较长,形开阔而呈方形,这样就可以葬在穴场的乾位。
2、“葬坤者,势欲连辰而不倾,形欲广厚而长平” 。如果行龙来势好象是要从辰方连接而来但是并不倾斜,它的形广厚而且长又平,这样的穴场可以葬在穴场的坤位。
3、“葬艮者势欲委蛇而顺,形欲高峙而峻” 。来龙的势就像蛇一样盘曲飞动(不是乱动),而它的形高而较险峻,这样的穴场挖金井要在艮位。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里可不是杨公在撼龙经里说的下岭蛇,要分辨清楚。下岭蛇祖山不能起于廉贞位。
4、“葬巽者,势欲峻而秀,形欲锐而雄” 。行龙来势显得险峻但是很秀丽,形看着锐利而雄壮,这样就要葬在穴场的巽位。
5、“葬震者势欲缓而起,形欲聳而峨” 。行龙来势缓而起,它的形聳而巍峨,这样就要葬到穴场的震位。
6、“葬离者,势欲驰而窮,形欲起而崇” 。行龙来势就像万马奔驰一样,它的形欲起而且崇峻,这样就要葬在穴场的离位。
7、“葬兑者,势欲天来而坡垂,形欲方广而平夷” 。行龙来势就像从天上而来(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吗)穴星则方广而且平夷,这样就要葬到穴场的兑位。
8、“葬坎者,势欲曲折而长,形欲秀直而昂” 。行龙来势曲曲折折而且很长,穴星则是秀丽直昂,这样就应该葬在穴场的坎位。
盖穴有三吉,葬直六凶,天光下临,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合,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功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福恃势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沂水易士注译:这一解释说得葬亲要注意的事情、也就是三吉六凶的问题。     一:三吉。
1、天光下临,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是一吉。这一吉就是在选穴的时候要遵循在天一星,在地一穴。选好穴以后也要选择好日课来下葬,这里是讲的用天星择日法来择日,天光下临是指天星;地德上载是指要立好山向;藏神合朔、神迎鬼避月亮与神煞要做到吉神来迎之,凶神避之才行。这里的天星也是指的后世杨公在撼龙经里的天星论述,是很精彩的。
    2、阴阳冲合,五土四备,二吉也。这一吉是说的选的穴位地中流行之气要阴阳冲和,阴阳冲和的表现就是穴土要好,要求的穴土颜色是金、木、水、火、土五种颜色的土最少要具备四种。
3、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这一吉是指风水师的本事了,除了自然形成了穴以后,如果还存有小的不足,可以用风水师的眼力之灵巧,风水师的功力来对穴形进行必要的整理(增高益下)使它达到最好的状态。
二:六凶。
1、阴阳差错是一凶。再选择地基时不能犯阴阳差错。在选择日课时也要看好日课使之不要犯阴阳差错的毛病。
2、岁时之乖为二凶。这一凶也是指的日课,这是说下葬日克不要四柱之间相冲相克害。
3、力小图大为三凶。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特别大的福气就不要过于去追求大富大贵的穴位 ,这就是所说的福地福人居。历史上的大风水师袁天罡与李纯风两个人选自己的墓址,结果都选在一个地眼上去了,后来都得知后各自退出20里,像这样的大风水师都不行何,况常人乎?
4、凭福恃势为四凶。这里是说的人要讲究道德,不要横行乡里。再就是如果把自己的亲人葬到福地里,后人发福了,结果他的后人就凭福持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也是不行的,风水宝地也会变凶的。
再就是凭着自己有权有势巧取掠夺,欺上瞒下得倒好地也不行的,也会得到天怒的,也是一凶。
5、僭上逼下为五凶。欺上瞒下,对上欺骗皇帝君王,对下欺压这样得来的好地也是一凶,葬后也会发凶的,人品是第一的。
6、变应怪见为六凶。这也是一个问题,老人死后,做子孙的自己一心想找到好地,使自己与儿孙得福,或者为了选择日课使自己与儿孙得福,对老人的尸骨久久不下葬,这样也是不行的。现在好了,都火化了,寄放多久也可以了。但是有条件的还是叫老人的尸骨入土为安。
   以上六凶在葬亲中是必须注意的,要结合看待。否则,“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
以上是对葬书的简单解说。
 
 
 
 
 
 
 
 
 
 
 
 
 
 
 
 
晋•郭璞《葬书》  李定信注释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释:《四库注释》其原文无“藏也”二字。
所谓葬,就是藏。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这里说的藏是以葬相联系的。虽然葬是专指埋葬死者之阴宅,但《葬书》不可能专是阴宅风水的典籍,不过以阴宅为主而已。事实上,《葬书》原文中也有“开府建国”等涉及阳宅的文句。阳宅典籍除《黄帝宅经》、《阳宅十书》等专属阳宅风水典籍外,其余杨(筠松)曾(文辿)……等著述的风水经典,都包括了阴阳二宅风水。
要葬之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释:所谓生气,是阴阳二气的合称。即《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也即《唯物论》中说的“对立面”的两面,《矛盾论》说的矛盾双方。这种阴阳气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或受外来的作用而扩散,就噫而成风。自我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受外来影响(冷生气)就降而为雨。因此,风、云、雨都是由生气的运动变化而成。总而言之,凡属在地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阴阳气,就称之谓生气。形象的说:生气就是向日葵所以生长向日之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释: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即对立面的斗争到统一的时候,就发而生乎万物。反过来说,世界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父母生气生人子生气。因而父母生气与人子生气是同类的生气,好象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能相互感应的。也就是父母生气与人子生气会相互感应,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所谓遗体,指父母尸体的死遗体及所生人子的活遗体。死遗体受荫,必须使父母的阴宅风水乘生气。活遗体受荫必须使人子的阳宅风水乘生气。
所谓受荫,就是受到庇荫,保佑和庇护。死遗体受荫,就是尸体或骸骨保留得长久,考古学家发掘的千年古尸就是一例。(死遗体、活遗体和人子三者的关系。请参阅拙作《晋·郭璞〈葬书〉考》)。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释: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是由于父母生气聚合所致。其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这种为生气凝结所形成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使皮肉腐烂,而独留下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骸骨,以资荫骸骨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同气的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经书》说:反气纳骨感应的生气旺盛与否,其祸福都反应及于人子。即乘得旺盛生气,便得福,吉利。所乘生气不旺盛或没有乘得生气,便得鬼,不吉利,主凶。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释:所以铜山在西方崩塌了,他的生气扩散感应到同类生气铸造的铜钟,在东方也会受到感应而鸣。树木到了春天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到时也会发芽,都是因为地中的生气运动变化所致。
地中的生气,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怎么知道它的运动变化呢?可以观地之势,即龙脉的行走起伏,过峡、驳换、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的势就可以知道。它的聚积,就是看龙脉运动的静止。古人为了使聚积的生气不散不噫,运动变化的生气使它静止,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谓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释: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所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
所谓藏风,并不是其它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而成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使生气不噫,防止四面八方扩散生气。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埋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就称之谓藏风。由于葬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即可得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释:得水故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以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说: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得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释: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是地球。以风水术的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
土,是生气之母,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这里说的土是五土,古人把所有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因而内在的对立面就是元素和水。可见,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深葬。而在平坦的地方,水一定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宜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随之发生变化。世界万物就因土的变化,(元素和水的对立斗争——统一的反复过程)随之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聚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释: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穴)、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而观形次难,理气则比较容易。
什么叫做势和形呢?
势与形,合称为形势,也有称为峦头的。方,即是理气之称。形势就称之谓形法,理气则称之谓理法。
质而言之,势是地中(内在)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在地面的表现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内在(元素和水)对立面双方相互斗争到统一,即生气的静止在地面的状态,是静态。诚如是,还不够具体。因为近处的形易识,如穴的突凹窝钳,龙盘虎踞,水的湾环曲直。而对远处的来龙和随龙水,就无法识别形与势了。如来龙的曲屈,是形呢?还是“若水之波”的势呢?水流的缓急,瀑布的奔腾,只能看到一条静止的白带,表面上是形,而实际是势。因此,形只能够在近处认识;而势主要的是指远方来龙,只能在步龙时由远至近,随龙识别的。因此还是《葬书》说的确切,即“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从远方而来的“自天而下,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称之谓势。在近处看见的“龙盘虎踞,屈曲湾环,尖齐高耸,方圆秀丽……”都称之谓形。
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的势,与近处生气静止的所结的静态的形是协调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如形顺者,主吉。凡势与形不相适应的,又如来龙从天而降,如万马奔腾的势,而穴位明堂狭小,朝峰朝水不秀,形与势两不相适应,是谓之势与形逆,则主凶。又势凶形吉,则主福也不多。若势吉形凶,祸灾便会立至。
若是屈曲宛委之势而立即势止结穴,但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则龙气,即内气就会散于地中。象这样的穴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穴位,是腐骨之葬。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囊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释:若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又似隐伏不见。行龙好象中止,而又绵延相连。其起祖是原自天,很高很高的趋向低处。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样,动也不动的。其过峡束气至展气象怀万宝的庞大,中间如燕息的细小之玄灵活,好象具有万膳,而又秀丽得洁斋一样。其蓄气如同囊皮的鼓起来,象装东西的器皿而没有散漏。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要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好象帝王的尊严。
 
地势如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释: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蛇灰线。山地龙的趋势是看山脊石骨的走向,如蛇行一样,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曲屈又复直行,回环行走又再回环,好象蹲在那里等候什么,又好象抱揽着什么东西。似欲前进,却又似后退。欲静止,却又是深来。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元素和水统一)又聚冲(元素和水斗争)。阳气和阴气统一,阴气又工阳气(斗争),即是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变化。土是厚的,水又是深的,草木又非常茂盛,这样的来龙,其贵一定如千乘,其富一定如万金。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化生万物,称之谓上地。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动形顺,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释:本节所说土地。土,是指陇龙,即山地龙。地,是指支龙,即平地龙。
平地龙,即支龙以平坦的大地为贵。陇龙,即山地龙,以分支多为贵。无论是陇龙或支龙,分支以后的生气,都是从分支的地方另外分类的生气。分支龙的终点,生气也随之而钟。观支龙的方法,它的形势要隐隐隆隆,即束气时要隐隐,微小得好似看不见。展气时,要隆隆庞大。象蜂腰鹤膝,之玄曲屈,微妙玄通。这样的龙脉必定是吉龙脉。《经书》说:平地龙有吉气的是平原随土而起脉。陇龙的分支有止气,其随龙水是随分支龙比肩而来,交会于龙终气钟而止。来龙的势一起一伏,回复始终,而与形顺。法葬其龙尽气钟之处,是永吉无凶的。
 
夫重冈叠阜,郡龙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释:在重重峰峦,叠叠冈阜的地方,群龙众支会聚于明堂。选址点穴当区别其特殊的龙脉(择,区别也)。如众龙众支都很肥胖,而其特别细小的。群龙众支都是细小秀丽,而其特别肥大丑恶的。象这样参差不齐的形和险恶的杂势。而且内气和外气都是一样的险恶杂势(主客同情),是决不可以葬。
 
夫陇欲峙于地上支欲伏于地中。支陇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释:若是陇龙在地上屹立高耸,而支龙在地中伏行。无论是支龙或陇龙的势止气钟。其明堂平坦如手掌。就可以选址或点穴。所以《经书》说:平地龙要葬在高处,而山地龙必须葬在山麓。因此,平地龙选址点穴在头上,而山地龙选址点穴在脚下。否则,形势及葬法不合度,平地龙应高葬而葬在低处,而山地龙应葬山脚而葬在最高的地方,那就要脱气,即是会扩散生气。
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释:因此,人之于葬法,即术者对于选址点穴,实在也是很难的。要分别什么龙是支龙?什么龙才是陇龙?是会看花眼睛,迷惑心窍的。祸福的差异,全在于术者的选址点穴的正确与不正确二者之间,取决于观察过程的明朗与糊涂,果断与怀疑之间。正确,可保侯王,不正确,即做奴仆。(据作者经验,凡属龙脊最高点超出罗城周围峰砂和水口砂者为垅龙,低于罗城周围峰砂和水口砂者为支龙)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盖以通之,闢开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释:(本节总论葬法的概略)山,指来龙。来龙的龙势若是险峻很好的话,必定就有吉穴。葬法是葬其所会,即群龙众支会聚之所。而乘生气必须原其所始,即是从随龙水的源头,来龙起祖的祖山起。乘其所止,即是选址点穴在龙尽气钟而诸水会聚之处。审、择、避包括了内气(龙气)和外气(堂气)。审其所废,如来龙是否断山、石山、童山……等。明堂朝水朝峰是否有煞峰的水……等。择其所相,如来龙势是否若水之波若马之驰,穴场龙虎是否迹乎冈阜龙盘虎踞,朱雀水是否曲屈弯环悠扬清沏,朱雀峰是否尖齐高耸方圆秀丽……等。避其所害,如理气方面的消砂纳水,躲避煞峰煞水,形法方面避去形与势逆……等。以及坦夷宜浅,涸燥宜深,以乘生气,对闭塞的生气要媾通,如穴场周围是土而井底是石,当培土以媾通生气。对于聚积的生气要稳固以防其扩散。乘金相水,是选择好来龙和随龙水。穴土印木,是指穴内生气要适应棺木内的尸体或骸骨。对外要外藏八风,即是对外防止四面八方生气噫而成风。对内要秘合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生气(元素和水份),喻穴内要有多种元素的生气。如此的乘金相水,而其穴土就自然印骸骨棺椁。对上应天星,对下合地德,使之九六冲和而不干不湿,不高不低,不寒不热而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土在春夏秋冬四季俱备(五土四备)。因此君子夺神功改天命,即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全凭目力的作用,工力的周全,以趋全美而避缺陷,增高益下,此中的微妙全在乎术者的智力,按照上述各种依类而推,按类而长,灵活运用,玄通阴阳,乘好生气,自然就功夺造化。
 
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释:《经书》说:朝应峰及其支脉都向穴场朝拱来,而朝应水又是弯曲回环,就主应高寿而财禄丰盈。如果山是休囚,即不秀丽,奇形怪状,而水又是直流出去,就要主应虏王或灭侯爵了。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释:穴场的土欲细嫩,润而无馀气,即润而不粘手,好似切脂肪裁脆玉,而要备具五色,即备具金木水火土五土(多种元素)。若是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细粒,散而不粘,好象含水份的细沙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都是凶宅。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睢P问品创耍ǖ逼扑馈9驶⒍孜街问嵛街抵鳎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释:所谓四势,不是《四库全书》所释的东南西北方,也不是寅申巳亥四长生向,而是以穴场而言。势,也不是“千尺为势”的势,而是作形解释,因为势是远方来的。穴场的前后左右不属于“千尺”,所以应该是“百尺”,因此,势即形的含义。所谓八方,也不是指八卦八方,因为八卦的八方固定了方位,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四正四隅有所不同。这里说的四势八方,即我们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是活动性的,是专指穴场而言。
因此,葬的四势,即穴场的四势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面名为朱雀,后面名为玄武。而气是从八方地运动变化,即前后左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的八方。
穴场后面的玄武,来龙是龙尽气钟,禽伏兽蹲的垂头。前面朱雀,朝应峰是尖齐高耸孜孜不倦,方圆秀丽,就称为朱雀翔舞。左边青龙砂向内(穴场)弯曲有情,谓之青龙蜿蜒。右边白虎砂向内弯曲而头朝外,谓之白虎顺睢U庋乃氖凭涂沙浦亍
形势反此,即主破败死绝。如虎蹲着昂头就称为衔尸。龙踞,龙单独的蹲着谓之嫉主。玄武不垂头,即生气未钟,谓之拒尸。朱雀不舞,即朝峰不秀而水直流,谓之腾去。如此的穴场,即为凶藏。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释;噫气,就是生气的扩散。噫气是多方面的,如生气的过盈而外溢,即来龙生气强盛,无龙虎卫穴,或扦穴不正……,都会噫气,
噫气是生气扩散,因而需龙虎来卫区穴。叠叠的中阜,伸出的土山,左空而右缺,两旁没有龙虎,和随龙水,前面又是旷野,没有砂水,或砂水不秀丽,后山又是破折。像这种穴场,生气就会散于飘风,即生气噫而成风。《经书》说:是腾漏的穴位,腐烂棺木之藏。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释:天光发新是天星说:言天上诸星喜悦有情的发光,全都拱向北斗。是喻明堂内所有的朝峰都拱向墓穴。海,指海水。言明堂内诸朝水,都流向墓库休囚之位。辰北辰,指墓穴。
穴前有左右二龙虎砂抱卫以护生气,穴和龙虎是主,朝应砂和朝应水(朱雀)是宾。而宾之形如拜揖拱向主,而主以向宾而表相迎,是谓主客相迎。四势,是左龙右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形显得端庄严明。五害不亲,指虫、鼠、蛇、蚁、蝎五害不亲近侵犯。而且坐穴十一不具,即不高、不低、不浮、不沉、不干、不湿、不寒、不暑、不过大、不过小、不噫生气。定穴扦穴除上节为第一要求外,本节所说是其次的。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释:土圭是罗盘的始祖。是古人于地中竖杆观日影以定方位节候而制定的测量工具,后演为司南、六壬等至现在的罗盘。
土圭,是一小盘,盘中央竖一小杆,长约寸许,盘的圆周注记十二地支,以子午为北南,卯酉为东西,顺时钟方向排列。在晴朗日照天,可坚中央小杆以观日影,而测定方位和时辰。
玉尺,已无考了。在江西赣州地区,地理术用的尺度有三种:一、鲁班尺,比过去的老尺要长些,一鲁班尺等于 三十五公分。赣州泥木工用的都是鲁班尺。二、玄女尺,以鲁班尺的九寸为一尺,赣州的泥木工造房建墓算步,都是用玄女尺,一步九寸,二步一尺八寸。三步二尺七寸。或一步九尺,二步丈八,三步二丈七尺。也有分大步和小步的,即大步鲁班尺的四尺五寸,小步四寸丰,分单步而不逢双步计算。三、门光尺,每尺分财、病、礼、义官学劫本……八寸,每寸是鲁班尺的一寸八分,八寸共计鲁班尺一尺四寸四分。是木工专门计算门的大小规格用的。
土圭测其方位,就是用土圭来测定方位。玉尺度其遐迩,就是用玉尺来量度远近。若以龙的分支为龙虎,其来与止都是如冈阜之迹象,即不宜高于墓底。其形如肘臂向内弯曲,这样才算是环抱。
要加以说明的,所谓龙虎,有两个概念,即一、卫区穴的龙虎,在明堂属于主方,其来止必须迹乎冈阜,而其穴与龙虎之间,不能有水流隔开。若有水流隔开,则属于宾方,就不可以卫区穴了。二、四势的龙虎,与穴场有水流隔开的,凡属左边属于四势的青龙方,凡属右边的就称为白虎方了。凡属穴场后方,就谓之玄武方。凡属穴场的前方,就称为朱雀方。
若是以水为朱雀,其衰或旺,都看它的形应,以之玄屈曲,悠扬清澈为盛,以混浊直流为衰。忌乎湍激,若是湍激,就称为悲泣不吉。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释:朱雀源于生气,朱雀即是指水,水是源于生气生水,以步砂量水的十二长生宫来说,是处于胎养宫。派于未盛,未盛即是将盛,水是将盛于分支合流,处于长生十二宫的长生宫位。朝,言国家办事之所,如群臣会聚的朝堂,朝于大旺,即诸水含聚于大旺(水的大旺期),处于长生十二宫官旺官。泽,即馀气,泽于将衰,水的大旺之馀,是水的将衰期,即处于长生十二宫的衰宫。囚谢,是禁锢,水流于囚谢即禁锢于海或大湖,处于长生十二宫的病死墓绝宫。以返不绝,水的运动变化规律,就是循着从生至旺、经衰到死的这一往返过程循环的变化运动。
纳水的方法,要求每一折,即上述水变化过程的每个转折点要有停留,流线要屈曲之玄有情。洋洋悠悠的顾我欲流,即舍不得流出水口。而水的发源远,群山遮蔽,看不见其来。流出去要水口禁闭,而看不见其流出。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百尺之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释:《经书》说:“外气所以聚内气”。所谓外气,就是明堂的堂气,是明堂的“土行气行,物因以生”,所有朝应峰和朝应水之气。以现代阳宅来说,是阳宅以外的自然界所有自然物和人为物,其中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气。所谓内气,即来龙龙尽气钟自然之气和阴阳宅的建筑人为之气,如定向,坐穴分金之气)。
外气所以聚内气。外气是风水吉凶变化的外因,内气是风水吉凶变化的内因。外因影响内因,就称之谓外气所以聚内气。
过水所以止来龙。所谓过水,即是随龙水或龙尽处的左右水,在穴前交会的水,就称之谓过水。来龙奔腾到头入首处,前面二水或多水交会就止住了来龙往前奔腾。所以谓之过水所以止来龙。
来龙从远方来的千尺之势,到了龙尽气钟为穴前过水所止而凝结穴场和穴场外近处百尺之形,堂前有诸水汇集群砂翕聚向穴场朝拱为前亲,而后面又是来龙气钟禽伏兽蹲作的倚靠,如此的前亲后倚,就成为吉藏地。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势如负,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释:势如万马的奔腾,好象从天上降到地面,是帝王的葬地(形容最上等)。势如巨浪,起伏汹涌,一起一伏如重岭叠嶂,是公侯的葬地。势如降龙,次于从天而降,而环山水绕。是国老三公的葬地(形容次等)。(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三公:大司马、大司徒)。起伏不太大,而是草木茂盛,是开府建国的京都(形容又次等),势如惊蛇,仿佛是打草惊的蛇,曲屈徐钭没有规律,是灭国亡家的。势如流水,一直往低下降而不起,生人好象是死鬼。势如负扆,好似背负屏障,而有山从中突起向前奔跑,就切不可葬了。
 
王侯屈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皆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刀,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蜷蛇委蛇。鼋鼍龟鳖,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如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案,法同忌之。
释:前节述势,本节专述形。
主王侯的穴位,其形如燕子窠,周围高而中央低陷,应葬其凹部,可以得到丰厚的祭肉,拔茅连茹。即得丰厚的报应。
形如军垒之侧,即堡垒之侧,一层层的后冈从远方而来,堂前的朝应水屈曲回环,就主出九棘。(棘,群臣外朝的位置,以棘为标识。九棘,左九棘为帝王、大夫、卿。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三槐,(即三公)。
形如倒置的铁锅,葬其顶部就主应富贵。
形如戴了帽子,永远都是昌盛的。
形如算盘,其算盘珠零乱不堪,主应百事昏乱。
形如乱穿或乱放的衣服,就主淫乱而妒妻子。
形如灰袋,主阳宅会有火灾。
形如翻沉了船,妇女要生病,男子坐班房。
形像横放的桌子,主应断裔绝代。
形如卧倒的剑,就要被诛杀。
形若像仰放的刀,主应遭灾而伏逃。
牛卧倒,马奔驰,蛇,即会飞的神蛇,从容自得的飞翔,至于鼋鼍鳖龟之类。必须从水中区别。
虽然牛主富,凤主贵,蛇就主凶危。但它们的形象不是静止的而是百动,葬是不适宜的。四象的山岭朝应与穴场逼近,在葬法上同样要避忌的。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以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
释:不可以葬的山有五种:第一,生气是贵于生和,生,是发生产生。即阴阳的斗争。和,是生气的生物,即阴阳的斗争统一,也即九六冲和。没有生长草木的童山。即表明生气薄弱而不可以生物。因此,童山不可葬。
第二:气因势来,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以龙势来体现,凡是被凿断的山脉,或挖深沟断了骨的断山,也是不可以葬的。
第三:气因土行,生气是土行气行的。因此没有土而是石的石山,生气不能运动变化,所以石山是不可以葬的。
第四:气以势止,势止则龙止,龙止成形气钟。因此势未止,即龙仍然在奔腾的过山,即没有诸水会聚,群砂翕集,在来龙中途之山称为过山,是不可以葬的。
第五:气以龙会,而独山,即周围是低陷的地形,或周围是水,而没有过脉的独山是不可以葬的。(过山,是行龙中途跌落过峡处,即龙仍然在奔腾,而未落穴之山。独山,是龙尽气钟,无脉过前面的山。前者,是无群砂翕聚诸水交会之处,而后者有诸水会聚,群砂翕的明堂。)
《经书》说:童山、断山、石山、过山、独山都不可以葬,如果葬了就要生新凶,即立即产生灾祸,或消除已得的福气。(按:遍地是生气,愚见“不可葬”应改为“不宜葬”。)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
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释:《经书》说:穴有三吉,神,本是指发生万物的天帝,这里是指发生万物的生气。朔,本是月朔,即朔望的朔,这里是指用事的年月日时。藏神合朔,是说葬要乘生气,合吉时日。神迎吉利的,避除不吉利的,就是一吉。
葬的外气,即堂气要阴阳冲和,而内气即来龙气聚的穴内要金木水火土五土的各种元素在春夏秋冬四季俱备,称为二吉。
观形察势正确,扦穴合度,龙属阳,水属阴,左旋为阳,右旋为阴,向阳为阳,背阳为阴……,如果把阴视为阳,或把阳视作阴,把阴作阳处理,把阳作阴处理,就称之为阴阳差错。
二凶,岁时之乖。乖者,戾也,异也。背也。古人及今人造葬都得选择吉日良辰,所谓“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发人家。”因此造日或葬日的岁时有乖,即为二凶。(其实,所谓吉日良时是不起作用的)
三凶,力小图大。龙气微弱,就应扦小不宜扦大。如果穴场明堂不到一平方公里,而扦数千户或亿万户的城市,就称为力小图大。
四凶,凭恃福力,认为自己有福力,即“福地福人得”,认为有福而乱扦地,都可以得到好地,就称为凭恃福力。
五凶,僭上逼下。僭,假也。逼,是逼迫。以败椁之藏冒称好地,挂羊头卖狗肉,以假乱真,都称为僭上。是吉藏硬说是腐骨之藏,是好地硬说是坏地,富翁装乞丐,以优泛劣,都称为逼下。僭上逼下即为五凶。
六凶,变,是变更,变化。应是应该,恰当,合乎事物规律。怪见,不是一般的见解,不能反映客观违背规律的见解。凡属审龙、格龙、选址、点穴、定向等,都必须依照规律进行,变应怪见,就是六凶。
《经书》说:穴虽然是吉的,而葬凶。如同是弃骨抛尸。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福。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
按:此段自古以来都把首、鼻、颡、耳、释为龙头、龙鼻、龙额、龙耳,是错误的。作者认为:
一、《葬书》的主题是说乘生气,葬在龙鼻、龙额、龙耳吉昌,如何像形于生气的旺盛而主吉昌呢?葬在龙角、龙目、龙唇又如何能像形于生气的不旺盛而主凶祸呢?既然提了龙唇龙耳……为什么不提龙齿、龙眉、龙腮、或龙颊、龙脚、龙翅和龙尾呢?特别是说“龙腹”,是不可能的。只能释为生气旺盛形如龙腹的凸起来,或如其脐深凹下去。
作为龙的山脉,龙背,是指山脉的脊部。龙腹,就是山脊对称的下部。即是中国的龙腹在美国,而美国的龙腹在中国。若是中国的龙腹仍然在中国,那就是龙腹朝上的死龙。死龙的龙腹还能够后世福吗?
二、作为能撰《葬书》的郭璞,绝对不会撰写开头说是乘生气,而结尾竟是龙头、龙鼻子和龙耳朵。这样首尾未顾而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来。应该作下述释意:
释:《经书》说:来龙奔腾的势静止以后(势止),其形表现得生气旺盛而高贵(形昂),必定穴前是诸水会聚(前涧),穴后是禽伏兽蹲的山冈(后冈)。龙的起祖就分支很多(龙首,龙的起祖,之,同支。频,频繁,很多。)而且开始奔腾的气魄,如同从云霄降到地面一样,表示生气旺盛的势(鼻,鼻祖,开始的意思。颡,从上到下叩头,从云霄降到地面。吉昌,旺盛的生气。)
若是龙起祖没有分支,就如同无角的死蛇没有生气。(角,龙角,龙的分支。自,是鼻的古字,龙的起祖。灭亡,死蛇没有生气。)
旺盛的生气,就如同帝王王储侯样的有权威(耳耳,旺盛之意。耳耳致王)。也如同君主王诸侯样的执应八方,招致八方生气以应穴(耳耳致侯)。要禁忌的是震惊龙脉戕害扩散生气(唇,震惊也,死,震惊致死。其,同忌。伤,戕害,损伤,扩散。)
生气是积蓄于形如丘山之丘的突起处(宛,丘山之丘。宛而中蓄)。即称为龙腹的地方(谓之龙腹),选址点穴于其深凹的脐部(其脐深凹),他的后代必定要得福的(其后世福)。
穴前明堂所忌是受伤害(伤,伤害。其,同忌。胸肋,喻明堂。)朝穴的砂水形现悲哭(朝穴其哭)。灾祸即日就会降临(祸不旋日)。《经书》说:葬山的方法,必须在(若乎)龙水交会的谷中(谷,泉之通川为谷)这样百福百事就能随意的很快得到。(官,犹事也,谓各得其事,应,应乎,顺利。官应速也)。
 
 
 
第一节 三篇本(《四库全书》录本)
  内 篇
  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钟灵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及气入骨。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支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经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盖言此也。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形,物因以生。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乘气所来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乘其朗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呼吸中,言应速也。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而消已福。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朝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外 篇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足。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葬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巧夺造化。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兵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肋,朝穴暮哭。
  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葬也。
  夫噫气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葬也。
  夫土欲细而坚,涧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夫干如聚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夫以支为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若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杂 篇
  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王候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复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绝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刀,凶祸伏逃。
  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螣蛇委蛇,鼋鼍龟鳖,以水别之。牛富风贵。螣蛇凶危。形类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夫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吉形凶,百福希一。势凶形吉,祸不旋日。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寅申巳亥,四势也。震离坎兑乾坤艮巽,八方也。是故四势之山生八方之龙,四势行龙,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庆荣贵。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远迩。
  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葬坤者,势欲连辰而不倾,形欲广厚而长平。葬艮者,势欲委蛇而顺,形欲高峙而峻。葬巽者,势欲峻而秀,形欲锐而雄。葬震者,势欲缓而起,形欲耸而峨。葬离者,势欲驰而穷,形欲起而崇。葬兑者,势欲天来而坡垂,形欲方广而平夷。葬坎者,势欲曲折而长,形欲秀直而昂。
  盖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天光下临,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合,五土四备二吉也。目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第二节 八篇本(蔡元定删改的《葬书》)
  一、气感篇
  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
  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木芽于室,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夫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二、因势篇
  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气来形止是为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三、平支篇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而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随土而起,支有止气,随水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法。
  四、山势篇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乘其所来,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祸福不旋日。是以君子夺神功
  改天命。经曰:葬山法,若呼谷中,言应速也。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而消已福。
  占山之法,以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天光发新,朝海拱辰,四海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五、四势篇
  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头者拒尸,朱雀不翔舞者腾去。
  夫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扬扬悠悠,顾我若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候。
  六、贵穴篇
  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宛委
  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夫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夫干如聚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盖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天光下临,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七、形势篇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藏,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候王,唇死兵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肋,朝穴暮哭。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夫鸾舞凤飞,螣蛇委蛇,鼋鼍鳖龟,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类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八、取类篇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是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形如仰刀,凶祸伏逃。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王候崛起,形如燕窠,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回曲,九棘三槐。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歌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夫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
  第三节 二十篇本《李本芳老师祖传本》
  一、生气篇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二、气感篇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阴。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纲骨,以阴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三、风水篇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四、方法篇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馀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五、生物篇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故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地势以原脉,山势以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
  六、乘气篇
  为土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而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七、垅支篇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夫垅欲峙于地上,支欲伏于地中,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夫人之葬也,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候处有间。
  八、造化篇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九、万乘篇
  土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十、五不葬篇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十一、论势篇
  葬山之法,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势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十二、论形篇
  王候应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皆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刃,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螣蛇委蛇鼋鼍鳖龟,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如百动,葬者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十三、势与形篇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十四、败椁篇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十五、吉藏篇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十六、四势篇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蜓,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罔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十七、朱雀篇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十八、土质篇
  经曰:山来不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十九、三吉六凶篇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二十、总论篇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灭亡,耳致候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昌。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
  第四节 长篇本《地理直指原真录本》
  葬者,乘生气也。夫阳阴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圣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地势原脉,山势以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
  为上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持小,小则持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支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足。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候虏有间。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刃,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腾蛇委蛇鼋鼍鳖龟,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如百动,葬者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蜓,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安如肘臂,谓之环抱。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流,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乾如穴栗,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乘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藏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经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土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葬山之法,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形如负扆,有陇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屈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皆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昌。伤其胸肋,朝穴暮哭,是以祸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
  第五节 长篇本《地理正宗》录本
  (《古今图书集成》录本同)
  郭璞古本葬经
  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
  此言以中明堂为浅深之准则。山龙之明堂常深,平地之明堂常浅。涸燥指山龙言,坦夷指平地言。
  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夫重冈叠阜,群垅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支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足。形势不经,气脱如逐。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
  垅言其老也,支言其嫩也。老忽变嫩,嫩忽变老,所以眩目惑心也。
  祸福之差,侯虏有间。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
  辅也,即缠护夹从也。龙怕孤单,故须夹辅。
  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开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经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土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
  伏连自天,水波马驰,言势来若奔龙,若其来也。形止若尸,冗若其止也。
  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言气之吸也。
  若器之贮,言气聚而不散也。
  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天光发新,明堂开也。
  朝海拱辰,言臂水虽万派,同归于海。星虽偏天,必拱北辰。例众水皆为穴用,诸山皆拱此龙。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葬山之法,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长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应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存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刃,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螣蛇委蛇,鼋鼍鳖鱼,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如百动,葬者非宜,四应前按,法同忌之。
  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后倚其园,分也。前亲其尖,合也。言后要有分,前要有合也。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砂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蜓,白虎顺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罔阜,安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朱雀源于生气,源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乾如穴栗,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六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昌。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言应速也。
 
 
 
晋•郭璞《葬书》  李定信注释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释:《四库注释》其原文无“藏也”二字。
所谓葬,就是藏。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这里说的藏是以葬相联系的。虽然葬是专指埋葬死者之阴宅,但《葬书》不可能专是阴宅风水的典籍,不过以阴宅为主而已。事实上,《葬书》原文中也有“开府建国”等涉及阳宅的文句。阳宅典籍除《黄帝宅经》、《阳宅十书》等专属阳宅风水典籍外,其余杨(筠松)曾(文辿)……等著述的风水经典,都包括了阴阳二宅风水。
要葬之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释:所谓生气,是阴阳二气的合称。即《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也即《唯物论》中说的“对立面”的两面,《矛盾论》说的矛盾双方。这种阴阳气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或受外来的作用而扩散,就噫而成风。自我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受外来影响(冷生气)就降而为雨。因此,风、云、雨都是由生气的运动变化而成。总而言之,凡属在地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阴阳气,就称之谓生气。形象的说:生气就是向日葵所以生长向日之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释: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即对立面的斗争到统一的时候,就发而生乎万物。反过来说,世界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父母生气生人子生气。因而父母生气与人子生气是同类的生气,好象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能相互感应的。也就是父母生气与人子生气会相互感应,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所谓遗体,指父母尸体的死遗体及所生人子的活遗体。死遗体受荫,必须使父母的阴宅风水乘生气。活遗体受荫必须使人子的阳宅风水乘生气。
所谓受荫,就是受到庇荫,保佑和庇护。死遗体受荫,就是尸体或骸骨保留得长久,考古学家发掘的千年古尸就是一例。(死遗体、活遗体和人子三者的关系。请参阅拙作《晋·郭璞〈葬书〉考》)。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释: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是由于父母生气聚合所致。其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这种为生气凝结所形成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使皮肉腐烂,而独留下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骸骨,以资荫骸骨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同气的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经书》说:反气纳骨感应的生气旺盛与否,其祸福都反应及于人子。即乘得旺盛生气,便得福,吉利。所乘生气不旺盛或没有乘得生气,便得鬼,不吉利,主凶。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释:所以铜山在西方崩塌了,他的生气扩散感应到同类生气铸造的铜钟,在东方也会受到感应而鸣。树木到了春天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到时也会发芽,都是因为地中的生气运动变化所致。
地中的生气,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怎么知道它的运动变化呢?可以观地之势,即龙脉的行走起伏,过峡、驳换、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的势就可以知道。它的聚积,就是看龙脉运动的静止。古人为了使聚积的生气不散不噫,运动变化的生气使它静止,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谓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释: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所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
所谓藏风,并不是其它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而成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使生气不噫,防止四面八方扩散生气。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埋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就称之谓藏风。由于葬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即可得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释:得水故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以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说: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得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释: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是地球。以风水术的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
土,是生气之母,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这里说的土是五土,古人把所有元素(包括没有发现的)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类。因而内在的对立面就是元素和水。可见,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深葬。而在平坦的地方,水一定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宜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随之发生变化。世界万物就因土的变化,(元素和水的对立斗争——统一的反复过程)随之生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聚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释: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穴)、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而观形次难,理气则比较容易。
什么叫做势和形呢?
势与形,合称为形势,也有称为峦头的。方,即是理气之称。形势就称之谓形法,理气则称之谓理法。
质而言之,势是地中(内在)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在地面的表现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内在(元素和水)对立面双方相互斗争到统一,即生气的静止在地面的状态,是静态。诚如是,还不够具体。因为近处的形易识,如穴的突凹窝钳,龙盘虎踞,水的湾环曲直。而对远处的来龙和随龙水,就无法识别形与势了。如来龙的曲屈,是形呢?还是“若水之波”的势呢?水流的缓急,瀑布的奔腾,只能看到一条静止的白带,表面上是形,而实际是势。因此,形只能够在近处认识;而势主要的是指远方来龙,只能在步龙时由远至近,随龙识别的。因此还是《葬书》说的确切,即“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从远方而来的“自天而下,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称之谓势。在近处看见的“龙盘虎踞,屈曲湾环,尖齐高耸,方圆秀丽……”都称之谓形。
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的势,与近处生气静止的所结的静态的形是协调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如形顺者,主吉。凡势与形不相适应的,又如来龙从天而降,如万马奔腾的势,而穴位明堂狭小,朝峰朝水不秀,形与势两不相适应,是谓之势与形逆,则主凶。又势凶形吉,则主福也不多。若势吉形凶,祸灾便会立至。
若是屈曲宛委之势而立即势止结穴,但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则龙气,即内气就会散于地中。象这样的穴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穴位,是腐骨之葬。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囊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释:若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又似隐伏不见。行龙好象中止,而又绵延相连。其起祖是原自天,很高很高的趋向低处。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样,动也不动的。其过峡束气至展气象怀万宝的庞大,中间如燕息的细小之玄灵活,好象具有万膳,而又秀丽得洁斋一样。其蓄气如同囊皮的鼓起来,象装东西的器皿而没有散漏。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要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好象帝王的尊严。
 
地势如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释: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蛇灰线。山地龙的趋势是看山脊石骨的走向,如蛇行一样,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曲屈又复直行,回环行走又再回环,好象蹲在那里等候什么,又好象抱揽着什么东西。似欲前进,却又似后退。欲静止,却又是深来。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元素和水统一)又聚冲(元素和水斗争)。阳气和阴气统一,阴气又工阳气(斗争),即是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变化。土是厚的,水又是深的,草木又非常茂盛,这样的来龙,其贵一定如千乘,其富一定如万金。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化生万物,称之谓上地。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动形顺,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释:本节所说土地。土,是指陇龙,即山地龙。地,是指支龙,即平地龙。
平地龙,即支龙以平坦的大地为贵。陇龙,即山地龙,以分支多为贵。无论是陇龙或支龙,分支以后的生气,都是从分支的地方另外分类的生气。分支龙的终点,生气也随之而钟。观支龙的方法,它的形势要隐隐隆隆,即束气时要隐隐,微小得好似看不见。展气时,要隆隆庞大。象蜂腰鹤膝,之玄曲屈,微妙玄通。这样的龙脉必定是吉龙脉。《经书》说:平地龙有吉气的是平原随土而起脉。陇龙的分支有止气,其随龙水是随分支龙比肩而来,交会于龙终气钟而止。来龙的势一起一伏,回复始终,而与形顺。法葬其龙尽气钟之处,是永吉无凶的。
 
夫重冈叠阜,郡龙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释:在重重峰峦,叠叠冈阜的地方,群龙众支会聚于明堂。选址点穴当区别其特殊的龙脉(择,区别也)。如众龙众支都很肥胖,而其特别细小的。群龙众支都是细小秀丽,而其特别肥大丑恶的。象这样参差不齐的形和险恶的杂势。而且内气和外气都是一样的险恶杂势(主客同情),是决不可以葬。
 
夫陇欲峙于地上支欲伏于地中。支陇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释:若是陇龙在地上屹立高耸,而支龙在地中伏行。无论是支龙或陇龙的势止气钟。其明堂平坦如手掌。就可以选址或点穴。所以《经书》说:平地龙要葬在高处,而山地龙必须葬在山麓。因此,平地龙选址点穴在头上,而山地龙选址点穴在脚下。否则,形势及葬法不合度,平地龙应高葬而葬在低处,而山地龙应葬山脚而葬在最高的地方,那就要脱气,即是会扩散生气。
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释:因此,人之于葬法,即术者对于选址点穴,实在也是很难的。要分别什么龙是支龙?什么龙才是陇龙?是会看花眼睛,迷惑心窍的。祸福的差异,全在于术者的选址点穴的正确与不正确二者之间,取决于观察过程的明朗与糊涂,果断与怀疑之间。正确,可保侯王,不正确,即做奴仆。(据作者经验,凡属龙脊最高点超出罗城周围峰砂和水口砂者为垅龙,低于罗城周围峰砂和水口砂者为支龙)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盖以通之,闢开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释:(本节总论葬法的概略)山,指来龙。来龙的龙势若是险峻很好的话,必定就有吉穴。葬法是葬其所会,即群龙众支会聚之所。而乘生气必须原其所始,即是从随龙水的源头,来龙起祖的祖山起。乘其所止,即是选址点穴在龙尽气钟而诸水会聚之处。审、择、避包括了内气(龙气)和外气(堂气)。审其所废,如来龙是否断山、石山、童山……等。明堂朝水朝峰是否有煞峰的水……等。择其所相,如来龙势是否若水之波若马之驰,穴场龙虎是否迹乎冈阜龙盘虎踞,朱雀水是否曲屈弯环悠扬清沏,朱雀峰是否尖齐高耸方圆秀丽……等。避其所害,如理气方面的消砂纳水,躲避煞峰煞水,形法方面避去形与势逆……等。以及坦夷宜浅,涸燥宜深,以乘生气,对闭塞的生气要媾通,如穴场周围是土而井底是石,当培土以媾通生气。对于聚积的生气要稳固以防其扩散。乘金相水,是选择好来龙和随龙水。穴土印木,是指穴内生气要适应棺木内的尸体或骸骨。对外要外藏八风,即是对外防止四面八方生气噫而成风。对内要秘合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生气(元素和水份),喻穴内要有多种元素的生气。如此的乘金相水,而其穴土就自然印骸骨棺椁。对上应天星,对下合地德,使之九六冲和而不干不湿,不高不低,不寒不热而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土在春夏秋冬四季俱备(五土四备)。因此君子夺神功改天命,即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全凭目力的作用,工力的周全,以趋全美而避缺陷,增高益下,此中的微妙全在乎术者的智力,按照上述各种依类而推,按类而长,灵活运用,玄通阴阳,乘好生气,自然就功夺造化。
 
经曰:山来水回,贵寿丰财,山囚水流,虏王灭侯。
释:《经书》说:朝应峰及其支脉都向穴场朝拱来,而朝应水又是弯曲回环,就主应高寿而财禄丰盈。如果山是休囚,即不秀丽,奇形怪状,而水又是直流出去,就要主应虏王或灭侯爵了。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粟,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释:穴场的土欲细嫩,润而无馀气,即润而不粘手,好似切脂肪裁脆玉,而要备具五色,即备具金木水火土五土(多种元素)。若是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细粒,散而不粘,好象含水份的细沙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都是凶宅。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睢P问品创耍ǖ逼扑馈9驶⒍孜街问嵛街抵鳎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释:所谓四势,不是《四库全书》所释的东南西北方,也不是寅申巳亥四长生向,而是以穴场而言。势,也不是“千尺为势”的势,而是作形解释,因为势是远方来的。穴场的前后左右不属于“千尺”,所以应该是“百尺”,因此,势即形的含义。所谓八方,也不是指八卦八方,因为八卦的八方固定了方位,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四正四隅有所不同。这里说的四势八方,即我们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是活动性的,是专指穴场而言。
因此,葬的四势,即穴场的四势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面名为朱雀,后面名为玄武。而气是从八方地运动变化,即前后左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的八方。
穴场后面的玄武,来龙是龙尽气钟,禽伏兽蹲的垂头。前面朱雀,朝应峰是尖齐高耸孜孜不倦,方圆秀丽,就称为朱雀翔舞。左边青龙砂向内(穴场)弯曲有情,谓之青龙蜿蜒。右边白虎砂向内弯曲而头朝外,谓之白虎顺睢U庋乃氖凭涂沙浦亍
形势反此,即主破败死绝。如虎蹲着昂头就称为衔尸。龙踞,龙单独的蹲着谓之嫉主。玄武不垂头,即生气未钟,谓之拒尸。朱雀不舞,即朝峰不秀而水直流,谓之腾去。如此的穴场,即为凶藏。
 
盖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释;噫气,就是生气的扩散。噫气是多方面的,如生气的过盈而外溢,即来龙生气强盛,无龙虎卫穴,或扦穴不正……,都会噫气,
噫气是生气扩散,因而需龙虎来卫区穴。叠叠的中阜,伸出的土山,左空而右缺,两旁没有龙虎,和随龙水,前面又是旷野,没有砂水,或砂水不秀丽,后山又是破折。像这种穴场,生气就会散于飘风,即生气噫而成风。《经书》说:是腾漏的穴位,腐烂棺木之藏。
 
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亲,十一不具,是谓其次。
释:天光发新是天星说:言天上诸星喜悦有情的发光,全都拱向北斗。是喻明堂内所有的朝峰都拱向墓穴。海,指海水。言明堂内诸朝水,都流向墓库休囚之位。辰北辰,指墓穴。
穴前有左右二龙虎砂抱卫以护生气,穴和龙虎是主,朝应砂和朝应水(朱雀)是宾。而宾之形如拜揖拱向主,而主以向宾而表相迎,是谓主客相迎。四势,是左龙右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形显得端庄严明。五害不亲,指虫、鼠、蛇、蚁、蝎五害不亲近侵犯。而且坐穴十一不具,即不高、不低、不浮、不沉、不干、不湿、不寒、不暑、不过大、不过小、不噫生气。定穴扦穴除上节为第一要求外,本节所说是其次的。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应,忌乎湍激,谓之悲泣。
释:土圭是罗盘的始祖。是古人于地中竖杆观日影以定方位节候而制定的测量工具,后演为司南、六壬等至现在的罗盘。
土圭,是一小盘,盘中央竖一小杆,长约寸许,盘的圆周注记十二地支,以子午为北南,卯酉为东西,顺时钟方向排列。在晴朗日照天,可坚中央小杆以观日影,而测定方位和时辰。
玉尺,已无考了。在江西赣州地区,地理术用的尺度有三种:一、鲁班尺,比过去的老尺要长些,一鲁班尺等于 三十五公分。赣州泥木工用的都是鲁班尺。二、玄女尺,以鲁班尺的九寸为一尺,赣州的泥木工造房建墓算步,都是用玄女尺,一步九寸,二步一尺八寸。三步二尺七寸。或一步九尺,二步丈八,三步二丈七尺。也有分大步和小步的,即大步鲁班尺的四尺五寸,小步四寸丰,分单步而不逢双步计算。三、门光尺,每尺分财、病、礼、义官学劫本……八寸,每寸是鲁班尺的一寸八分,八寸共计鲁班尺一尺四寸四分。是木工专门计算门的大小规格用的。
土圭测其方位,就是用土圭来测定方位。玉尺度其遐迩,就是用玉尺来量度远近。若以龙的分支为龙虎,其来与止都是如冈阜之迹象,即不宜高于墓底。其形如肘臂向内弯曲,这样才算是环抱。
要加以说明的,所谓龙虎,有两个概念,即一、卫区穴的龙虎,在明堂属于主方,其来止必须迹乎冈阜,而其穴与龙虎之间,不能有水流隔开。若有水流隔开,则属于宾方,就不可以卫区穴了。二、四势的龙虎,与穴场有水流隔开的,凡属左边属于四势的青龙方,凡属右边的就称为白虎方了。凡属穴场后方,就谓之玄武方。凡属穴场的前方,就称为朱雀方。
若是以水为朱雀,其衰或旺,都看它的形应,以之玄屈曲,悠扬清澈为盛,以混浊直流为衰。忌乎湍激,若是湍激,就称为悲泣不吉。
 
朱雀源于生气,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泽于将衰,流于囚谢,以返不绝。法每一折,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释:朱雀源于生气,朱雀即是指水,水是源于生气生水,以步砂量水的十二长生宫来说,是处于胎养宫。派于未盛,未盛即是将盛,水是将盛于分支合流,处于长生十二宫的长生宫位。朝,言国家办事之所,如群臣会聚的朝堂,朝于大旺,即诸水含聚于大旺(水的大旺期),处于长生十二宫官旺官。泽,即馀气,泽于将衰,水的大旺之馀,是水的将衰期,即处于长生十二宫的衰宫。囚谢,是禁锢,水流于囚谢即禁锢于海或大湖,处于长生十二宫的病死墓绝宫。以返不绝,水的运动变化规律,就是循着从生至旺、经衰到死的这一往返过程循环的变化运动。
纳水的方法,要求每一折,即上述水变化过程的每个转折点要有停留,流线要屈曲之玄有情。洋洋悠悠的顾我欲流,即舍不得流出水口。而水的发源远,群山遮蔽,看不见其来。流出去要水口禁闭,而看不见其流出。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百尺之形,势来形止,前亲后倚,为吉藏也。
释:《经书》说:“外气所以聚内气”。所谓外气,就是明堂的堂气,是明堂的“土行气行,物因以生”,所有朝应峰和朝应水之气。以现代阳宅来说,是阳宅以外的自然界所有自然物和人为物,其中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气。所谓内气,即来龙龙尽气钟自然之气和阴阳宅的建筑人为之气,如定向,坐穴分金之气)。
外气所以聚内气。外气是风水吉凶变化的外因,内气是风水吉凶变化的内因。外因影响内因,就称之谓外气所以聚内气。
过水所以止来龙。所谓过水,即是随龙水或龙尽处的左右水,在穴前交会的水,就称之谓过水。来龙奔腾到头入首处,前面二水或多水交会就止住了来龙往前奔腾。所以谓之过水所以止来龙。
来龙从远方来的千尺之势,到了龙尽气钟为穴前过水所止而凝结穴场和穴场外近处百尺之形,堂前有诸水汇集群砂翕聚向穴场朝拱为前亲,而后面又是来龙气钟禽伏兽蹲作的倚靠,如此的前亲后倚,就成为吉藏地。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水绕云从,爵禄三公。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开府建国。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刑囚。势如流水,生人皆鬼。势如负,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释:势如万马的奔腾,好象从天上降到地面,是帝王的葬地(形容最上等)。势如巨浪,起伏汹涌,一起一伏如重岭叠嶂,是公侯的葬地。势如降龙,次于从天而降,而环山水绕。是国老三公的葬地(形容次等)。(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三公:大司马、大司徒)。起伏不太大,而是草木茂盛,是开府建国的京都(形容又次等),势如惊蛇,仿佛是打草惊的蛇,曲屈徐钭没有规律,是灭国亡家的。势如流水,一直往低下降而不起,生人好象是死鬼。势如负扆,好似背负屏障,而有山从中突起向前奔跑,就切不可葬了。
 
王侯屈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侧垒,后冈远来,前应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巅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形如投算,百事皆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刀,凶祸伏逃。牛卧马驰,鸾舞凤飞,蜷蛇委蛇。鼋鼍龟鳖,以水别之,牛富凤贵。螣蛇凶危,形如百动,葬皆非宜,四应前案,法同忌之。
释:前节述势,本节专述形。
主王侯的穴位,其形如燕子窠,周围高而中央低陷,应葬其凹部,可以得到丰厚的祭肉,拔茅连茹。即得丰厚的报应。
形如军垒之侧,即堡垒之侧,一层层的后冈从远方而来,堂前的朝应水屈曲回环,就主出九棘。(棘,群臣外朝的位置,以棘为标识。九棘,左九棘为帝王、大夫、卿。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三槐,(即三公)。
形如倒置的铁锅,葬其顶部就主应富贵。
形如戴了帽子,永远都是昌盛的。
形如算盘,其算盘珠零乱不堪,主应百事昏乱。
形如乱穿或乱放的衣服,就主淫乱而妒妻子。
形如灰袋,主阳宅会有火灾。
形如翻沉了船,妇女要生病,男子坐班房。
形像横放的桌子,主应断裔绝代。
形如卧倒的剑,就要被诛杀。
形若像仰放的刀,主应遭灾而伏逃。
牛卧倒,马奔驰,蛇,即会飞的神蛇,从容自得的飞翔,至于鼋鼍鳖龟之类。必须从水中区别。
虽然牛主富,凤主贵,蛇就主凶危。但它们的形象不是静止的而是百动,葬是不适宜的。四象的山岭朝应与穴场逼近,在葬法上同样要避忌的。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以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
释:不可以葬的山有五种:第一,生气是贵于生和,生,是发生产生。即阴阳的斗争。和,是生气的生物,即阴阳的斗争统一,也即九六冲和。没有生长草木的童山。即表明生气薄弱而不可以生物。因此,童山不可葬。
第二:气因势来,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以龙势来体现,凡是被凿断的山脉,或挖深沟断了骨的断山,也是不可以葬的。
第三:气因土行,生气是土行气行的。因此没有土而是石的石山,生气不能运动变化,所以石山是不可以葬的。
第四:气以势止,势止则龙止,龙止成形气钟。因此势未止,即龙仍然在奔腾的过山,即没有诸水会聚,群砂翕集,在来龙中途之山称为过山,是不可以葬的。
第五:气以龙会,而独山,即周围是低陷的地形,或周围是水,而没有过脉的独山是不可以葬的。(过山,是行龙中途跌落过峡处,即龙仍然在奔腾,而未落穴之山。独山,是龙尽气钟,无脉过前面的山。前者,是无群砂翕聚诸水交会之处,而后者有诸水会聚,群砂翕的明堂。)
《经书》说:童山、断山、石山、过山、独山都不可以葬,如果葬了就要生新凶,即立即产生灾祸,或消除已得的福气。(按:遍地是生气,愚见“不可葬”应改为“不宜葬”。)
 
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
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释:《经书》说:穴有三吉,神,本是指发生万物的天帝,这里是指发生万物的生气。朔,本是月朔,即朔望的朔,这里是指用事的年月日时。藏神合朔,是说葬要乘生气,合吉时日。神迎吉利的,避除不吉利的,就是一吉。
葬的外气,即堂气要阴阳冲和,而内气即来龙气聚的穴内要金木水火土五土的各种元素在春夏秋冬四季俱备,称为二吉。
观形察势正确,扦穴合度,龙属阳,水属阴,左旋为阳,右旋为阴,向阳为阳,背阳为阴……,如果把阴视为阳,或把阳视作阴,把阴作阳处理,把阳作阴处理,就称之为阴阳差错。
二凶,岁时之乖。乖者,戾也,异也。背也。古人及今人造葬都得选择吉日良辰,所谓“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发人家。”因此造日或葬日的岁时有乖,即为二凶。(其实,所谓吉日良时是不起作用的)
三凶,力小图大。龙气微弱,就应扦小不宜扦大。如果穴场明堂不到一平方公里,而扦数千户或亿万户的城市,就称为力小图大。
四凶,凭恃福力,认为自己有福力,即“福地福人得”,认为有福而乱扦地,都可以得到好地,就称为凭恃福力。
五凶,僭上逼下。僭,假也。逼,是逼迫。以败椁之藏冒称好地,挂羊头卖狗肉,以假乱真,都称为僭上。是吉藏硬说是腐骨之藏,是好地硬说是坏地,富翁装乞丐,以优泛劣,都称为逼下。僭上逼下即为五凶。
六凶,变,是变更,变化。应是应该,恰当,合乎事物规律。怪见,不是一般的见解,不能反映客观违背规律的见解。凡属审龙、格龙、选址、点穴、定向等,都必须依照规律进行,变应怪见,就是六凶。
《经书》说:穴虽然是吉的,而葬凶。如同是弃骨抛尸。
 
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龙首之频,鼻颡吉昌,角自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其伤。宛而中蓄,谓之龙腹,其脐深凹,必后世福。伤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祸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应速也。
按:此段自古以来都把首、鼻、颡、耳、释为龙头、龙鼻、龙额、龙耳,是错误的。作者认为:
一、《葬书》的主题是说乘生气,葬在龙鼻、龙额、龙耳吉昌,如何像形于生气的旺盛而主吉昌呢?葬在龙角、龙目、龙唇又如何能像形于生气的不旺盛而主凶祸呢?既然提了龙唇龙耳……为什么不提龙齿、龙眉、龙腮、或龙颊、龙脚、龙翅和龙尾呢?特别是说“龙腹”,是不可能的。只能释为生气旺盛形如龙腹的凸起来,或如其脐深凹下去。
作为龙的山脉,龙背,是指山脉的脊部。龙腹,就是山脊对称的下部。即是中国的龙腹在美国,而美国的龙腹在中国。若是中国的龙腹仍然在中国,那就是龙腹朝上的死龙。死龙的龙腹还能够后世福吗?
二、作为能撰《葬书》的郭璞,绝对不会撰写开头说是乘生气,而结尾竟是龙头、龙鼻子和龙耳朵。这样首尾未顾而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来。应该作下述释意:
释:《经书》说:来龙奔腾的势静止以后(势止),其形表现得生气旺盛而高贵(形昂),必定穴前是诸水会聚(前涧),穴后是禽伏兽蹲的山冈(后冈)。龙的起祖就分支很多(龙首,龙的起祖,之,同支。频,频繁,很多。)而且开始奔腾的气魄,如同从云霄降到地面一样,表示生气旺盛的势(鼻,鼻祖,开始的意思。颡,从上到下叩头,从云霄降到地面。吉昌,旺盛的生气。)
若是龙起祖没有分支,就如同无角的死蛇没有生气。(角,龙角,龙的分支。自,是鼻的古字,龙的起祖。灭亡,死蛇没有生气。)
旺盛的生气,就如同帝王王储侯样的有权威(耳耳,旺盛之意。耳耳致王)。也如同君主王诸侯样的执应八方,招致八方生气以应穴(耳耳致侯)。要禁忌的是震惊龙脉戕害扩散生气(唇,震惊也,死,震惊致死。其,同忌。伤,戕害,损伤,扩散。)
生气是积蓄于形如丘山之丘的突起处(宛,丘山之丘。宛而中蓄)。即称为龙腹的地方(谓之龙腹),选址点穴于其深凹的脐部(其脐深凹),他的后代必定要得福的(其后世福)。
穴前明堂所忌是受伤害(伤,伤害。其,同忌。胸肋,喻明堂。)朝穴的砂水形现悲哭(朝穴其哭)。灾祸即日就会降临(祸不旋日)。《经书》说:葬山的方法,必须在(若乎)龙水交会的谷中(谷,泉之通川为谷)这样百福百事就能随意的很快得到。(官,犹事也,谓各得其事,应,应乎,顺利。官应速也)。
 

相关热词搜索:《葬书》解说

上一篇:杨公九星穴法
下一篇:师 训

分享到: 收藏